高港區教育局上線:家校溝通三種方式并存 開通校信通遵循自愿原則
9月7日上午,高港區教育局黨工委書記、局長李俊仁,高港區教育局副局長、主任科員張宏泉,高港區教育局副局長吉波走進12345政風行風熱線直播室。就市民比較關心的校訊通、學區劃分、入學政策等熱點問題進行了線上交流。
上線過程中,有網友發帖詢問,現在海陵區已經全面叫停了校信通,可是高港區的學校還在繼續使用,現在QQ、微信等工具用起來都很方便,為什么不能用來替代校信通呢?
高港區教育局副局長吉波回復:高港區的情況和海陵區有所不同,來自農村的孩子比較多。我們區有一部分孩子的父母在外打工,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在家帶孩子,他們不太會使用QQ或微信。去年我們曾經做了一個調查,很多家長希望用多種方式,來進行家校的交流。目前全區的學生家長中,有60%選擇了校信通這一家校溝通方式,正是出于這方面的考慮,高港區的各所學校目前還沒有完全取消校信通,而是采取校信通、QQ、微信三種方式共存的模式,要求學校、班主任老師以及科任老師,要發布一個信息都是同時,三個平臺同時發布。家長可以在以上三種通訊工具中選擇適合自己的一種方式,是否開通校信通完全遵循家長自愿原則,禁止學校強制或者變相強制學生家長開通校訊通。
其他熱點問題
網友:“淡淡的藍色”發帖詢問:我們去年剛到高港,在金港國際裝飾城開個小門面,想把孩子轉過來上小學,在高港沒有房子,請問,像這種情況是否可以在高港上小學,還有一般會上哪個小學?
高港區教育局回復:高港主城區外來務工隨遷子女由教育局根據實際居住地情況統籌安排入學就讀,若購買住房,其子女入學由區教育局根據房產所屬區域,小學、初中起始年級安排就 近入學,非起始年級根據學額空余情況統籌安排就讀。孩子入學后與具有高港戶籍學生享受同城待遇。報名須出具以下材料的原件與復印件:(1)幼兒園發展報告 書或小學素質報告書;(2)父母(或其法定監護人)在高港區經商證明(工商營業執照)或務工證明;(3)居住證;(4)租房協議;(5)戶口簿;(6)監 護人身份證;(7)小學一年級需提供出生醫學證明,其余年級需提供全國系統的學籍卡號;(8)符合當地計劃生育政策的相關證明。
市民來電詢問:今年高港區義務教育階段的招生政策有沒有什么變化?還有殘障或智障兒童在入學方面有沒有什么政策?
高港區教育局回復:今年,我區義務階段學校招生入學工作意見是依據泰州市教育局關于印發泰州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招生入學工作意見的通知而制定的,與往年比,最大的變化是學生在所屬市郊區的認定上,以前,我們確定市郊區是房產、戶口以及實際居住地,要三證合一, 而今年根據最新的要求,我們是以房屋產權證作為孩子入學的主要依據來確定市郊區。關于第二個問題關于殘障智障兒童如何入學我們區的意見是凡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殘障兒童,可以申請到市郊區的學校隨班就讀,對殘疾程度較重,無法進入學校學習的少年兒童,根據家長自愿申請,由我區教育局統一安排相應的學校提供定期送教上門的服務,各學校對殘障智障兒童實行零拒絕入學,無條件接收,并為其學習、生活、康復提供幫助,同時建立專門的隨班就讀學生檔案,進行精細個別化管理,對于其他的有特殊要求的家庭,也可以到泰州市殘疾學校入學。
- 12345政風行風熱線:高港區住建局上線城建住房問題受關注2016-09-19
- 高港區人社局上線:區外就醫與區內吃空餉問題成為市民關注焦點2016-09-14
- 高港民政局上線 政策咨詢占多數2016-09-12
- 高港區衛計委上線:全區統籌規劃設置59家村衛生室 就醫條件得到2016-09-05
- 海陵區教育局上線:建設新食堂 嘗試配送餐 海陵區努力解決學生午2016-08-08
- 12月11日新聞早餐2016-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