馳騁江淮 抗日榮光|郭村保衛戰
1940年5月下旬,新四軍挺進縱隊在反擊日偽軍1000余人的進攻后,轉移至泰州西北(今屬江都縣)的郭村,借國民黨魯蘇皖邊區游擊軍總指揮李明揚、副總指揮李長江(簡稱“二李”)的防地休整。國民黨頑固派韓德勤利用“二李”對新四軍的疑忌心理,唆使二李以武力驅趕新四軍。
6月27日深夜,挺進縱隊副司令員葉飛睡夢中被叫醒,泰州地下黨員李欣(后化名鄭少儀)緊急送來李長江部連夜出動、天明就開始進攻的情報,挺縱部隊隨即做好戰斗準備。
葉飛
6月28日拂曉,郭村戰斗打響。李長江率13個支隊(團)從四面包圍郭村,對挺縱發動進攻。挺縱被迫自衛還擊。當時駐郭村的只有挺縱機關和教導隊,第1團和第4團各1個營,雙方兵力十分懸殊。在人民群眾支援下,挺縱堅守了一天,激戰至黃昏,殲其兩個大隊。夜晚,挺進縱隊1個營組成小部隊進行反擊,將國民黨軍逐出數里之外。
29日,在關鍵時刻,奉命火速馳援的新四軍蘇皖支隊,在陶勇率領下星夜兼程200余里,夜渡邵伯湖,馳援郭村。蘇皖支隊接替郭村北面的防御,挺縱調整兵力,集主要兵力于郭村南面李軍的主攻方向,展開反擊。堅守郭村北面一線陣地的蘇皖支隊,隨后擊退了李部的多次進攻,形勢稍有緩解。
6月30日,李長江再次組織部隊以密集的炮火猛擊郭村,并繼續進占外圍村莊。7月1日,挺進縱隊為打開被圍局面,派出第1團2個營向揚(州)泰(州)線出擊,趁李長江部后方空虛,直取重要據點宜陵,殲其第6縱隊3個支隊(團)部,斃傷數百人,打開了與吳家橋地區的通路。
郭村戰斗經過要圖(1940年6月28日—7月4日)
7月1日,在中共地方組織領導下,二李所部第3縱隊第8支隊(團)陳玉生部和第2縱隊第2支隊第5大隊(營)王澄部舉行戰場起義。戰場形勢迅速改觀,挺縱轉守為攻。
7月2日,李長江親赴前線督戰,指揮部隊集中所有兵力和火器再次向郭村發起總攻,新四軍各部合力頑強反擊。至下午3時許,國民黨軍對郭村的圍攻宣告失敗。
7月3日,陳毅來到郭村,給部隊以慰問和鼓勵,指示部隊要堅持“擊敵、聯李、孤韓”方針,繼續爭取李明揚、李長江,不要逼迫過甚,使其投奔日軍或韓頑。
7月4日,新四軍挺進縱隊攻下塘頭,直逼泰州城下。陳毅嚴令停止進攻,親自與趕回泰州的李明揚通話,呼吁重修舊好,團結抗日,并派戰地服務團團長朱克靖帶其親筆信去泰州直接商談。為爭取李明揚、李長江部團結抗戰,將俘虜700余人全部釋放,并歸還其部分槍械。在新四軍的政策感召下,李明揚、李長江愿意握手言和,并答允協助新四軍通過其防區東進抗日,在新四軍與韓德勤部發生沖突時將嚴守中立。
郭村保衛戰是抗日戰爭中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范例,取得了政治、軍事雙重勝利。郭村保衛戰的勝利,奏響了新四軍東進抗日的序曲,為新四軍東進黃橋、開辟蘇北抗日根據地創造了有利條件。
來源:交匯點
編輯:樊錦華
責編:陳丹丹
審核:趙倩倩
- 銘記歷史 緬懷先烈|鐵血將軍楊靖宇:錚錚鐵骨鑄忠魂2025-06-20
- 關注|江蘇華新環保設備科技有限公司招聘啦2025-06-19
- 我市公共數據安全分級管理省級標準化試點順利通過驗收2025-06-18
- 兩高|“潤”心夕陽紅 暢享數字生活2025-06-13
- 姜堰三水街道南石社區:暖心義剪進社區 便民服務零距離2025-06-10
- 指尖藝術進社區!居民巧手拼出多彩杯墊2025-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