銘記|探訪紅色地標:新四軍黃橋戰役紀念館?
當下盛世中國,是無數先烈用血肉筑成的;今天歲月靜好,是無數先烈用生命換來的。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泰州廣播電視臺從今天起開設“銘記歷史 緬懷先烈”專欄,追尋和講述泰州大地上抗日英烈的光輝事跡,探訪抗戰遺址遺跡,闡釋抗戰精神的新時代內涵,賡續紅色血脈、凝聚奮進力量。今天,我們先走進泰興市新四軍黃橋戰役紀念館,回溯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探尋紅色基因在新時代的傳承脈絡。
一大早,黃橋戰役紀念館外就排起了長隊,來自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南京東機輛段的150余名黨員干部在這里開展主題黨日活動。他們整齊列隊,在紀念館序廳鮮紅黨旗前,莊重地舉起右手,重溫入黨誓詞。鏗鏘有力的誓言與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遙相呼應,拉開了一場跨越80余年的精神對話。
新四軍黃橋戰役紀念館是為紀念1940年黃橋戰役這一重要歷史事件而建立的專題性紀念館,現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并入選全國100家紅色旅游經典景區。走進 8000 平方米的展館,聲光電融合的現代展陳手法瞬間將時光拉回 1940 年的烽火歲月,《黃橋燒餅歌》與復原的燒餅爐格外醒目,當年黃橋百姓連夜趕制燒餅支援前線的場景,正是軍民齊心的生動寫照。
抗日戰爭相持階段,黨中央指示新四軍 “向南鞏固,向東作戰,向北發展”,江南指揮部渡過長江,以黃橋為據點迎擊國民黨頑固派 3 萬兵力。新四軍以 5000 兵力背水一戰,犧牲 900 余人,殲滅頑軍 1.1 萬余人,創造以少勝多的經典戰例。正如粟裕大將長子粟戎生中將所言:“這是蘇中新四軍的立足之戰、立命之戰、立威之戰,走向勝利之戰。” 如今,紀念館已成為紅色基因傳承的核心載體,年均接待游客超100萬人次,是黨員干部教育、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基地。
近年來,泰興市結合紅色旅游與鄉村振興,推動黃橋鎮經濟發展,以新四軍黃橋戰役紀念館為龍頭打造綜合性紅色旅游區,大力發展紅色旅游配套產業,滿足游客多樣化需求,帶動當地居民增收致富。
新四軍黃橋戰役紀念館接待科科長錢春霞:“自1979年我館建館以來,我們一直傳承著將這段歷史更好地展現給后人,為此,我們也是多年來以各種各樣的形式來創新展陳,來提高展陳。比如說,截至目前,我們已經和30多家學校進行一個共建,每年我們也會開展請進來走出去的這種方式,走進偏遠的學校,偏遠的地區,走進我們當地的企業,各個部門社區通過臨時展覽、研學活動、紅色講座等多類形式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精神血脈。”
記者:韓笑 孫渝
編輯:陳歡
責編:陳丹丹
審核:戈俊巍
- 最新|江蘇省公務員局公示2025-06-25
- 擴散|跟著“蘇超”游泰州,泰州文旅聯合滴滴出行發放600萬出行2025-06-25
- 回應|官方:退休金不用繳納個稅2025-06-25
- 速來|拼手速!第二輪即將開搶~2025-06-25
- 直播回看|泰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劉鵬走進12342025-06-25
- 號角吹響|“銘記歷史 愛我國防” 江蘇省第二屆全民國防教育主題2025-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