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江|新華日報:新橋鎮新合村從靠江吃江轉向守江護江
十月
靖江再次登上
《新華日報》頭版!
在喜迎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之際
靖江市新橋鎮新合村
從靠江吃江轉向守江護江
在《新華日報》頭版刊登
全文如下
金秋時節,每到下午四五點,位于靖江市新橋鎮新合村的漁憶長江濕地生態公園便會迎來不少攝影愛好者,他們架起相機,捕捉大江晚霞、百鳥歸巢的生態美景。傍晚時分,江邊健身步道上人來人往,一些鄰近鄉村的群眾也慕名來此“打卡”,成為喜迎黨的二十大召開之際一幅歡樂祥和的生動畫卷。
這個濕地公園所在地,正是當年人民解放軍渡江戰役“東線第一帆”升起的地方。4年前,這里還布滿碼頭、工廠和魚塘,如今已全部拆除,滿目蔥翠,灘綠水清。
新合村黨委書記黃強介紹,新合村擁有長江岸線2.6公里,20多年前在江堤外側建了400畝圍欄養殖,發展“漁家樂”,新合村村民郭康泉與10多名村民負責打理魚塘,每人年收入約兩萬元。后來,又有幾家船舶公司落戶于此,占用長江岸線700多米,灰塵、噪聲、油氣污染嚴重。
2018年11月,一條消息傳來:新合村江灘養殖場屬于靖江沿江生態修復范圍,占用岸線的魚塘及建筑物都必須拆除。老郭一聽急了眼,拉著幾名村民去找村干部說情。時任新合村黨委書記徐月蘭帶領村干部挨家挨戶做工作,多次找郭康泉談保護長江母親河的重大意義,老郭慢慢轉過彎來。當年12月,魚塘圍欄與建筑物拆除時,一些村民主動去幫忙,并提出成立江灘巡邏隊,老郭也主動報了名,每天到江邊守護江堤、打撈垃圾、管護樹木、維護岸線……
新橋鎮擁有長江岸線11.5公里,沿江地區原有的水產養殖場、船廠、碼頭,帶動了地方經濟增長,但也給當地生態環境造成一定破壞。2019年,該鎮啟動濱江濕地生態修復工程,還岸于民、還濕于民、還綠于民,累計騰退復綠長江岸線近5公里。工程項目區總面積2597畝,長江堤外以生態修復為主,堤內以河道駁岸與綠化整治、農田整治提升、村居環境整治為主,涵養沿江綠色空間。全鎮上下還結合實施“幸福河湖”水系工程,累計疏浚治理上青龍港、聯興港等通江河道超4公里,“擁江發展、三生融合”的濱江小城風貌躍然而生。
拔出“銹釘子”,系上“綠絲帶”。靖江市以“綠”為筆,把漁憶長江濕地公園作為濱江濕地生態修復工程的關鍵點。市鎮村三級精心謀劃、全程跟進,累計完成投資1.5億元。如今,漁憶長江濕地公園內設有慢行綠廊、花田問渠、林塘花海、水澤綠洲、稻塘魚影五大功能片區,建成5公里健身步道、1.2公里空中棧道,羽毛球場、七人制足球場、健身器材等場地設施一應俱全,一幅水美景美的大美畫卷在長江岸邊徐徐鋪開。
去年12月,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印發《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工作安排》,靖江被劃為核心區。今年7月,省生態環境廳、省文明辦公布全省首批12個省級生態文明建設典型,靖江沿江生態修復示范段項目入選其中。
過去“靠江吃江”,如今“守江護江”。新橋鎮持續推進沿江產業結構優化,積極探索“生態+產業”“生態+農業”“生態+旅游”“生態+鄉村振興”新模式,在實現生態效益的基礎上,努力追求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有機統一。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新橋鎮鎮長陸紅娟表示,新橋鎮堅持生態優先、綠色崛起的發展方向,扎實推進鄉村振興,近年來新增高標準農田7000畝,優質水產養殖面積占比達88%,完成重大農業建設項目6個,已通過泰州市4A級農業園區認定。全鎮村集體經營性年收入達1170萬元,15個村集體經營性收入超過50萬元。該鎮還錨定建設“重裝集成港、高端智造園、生態幸福城”的目標定位,全力打造靖江副中心,2021年在全國鎮域高質量發展排名列第144位,在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榜單躍升至160位。
來源:靖江發布
編輯:李子韻
責編:趙倩倩
審核:吳軍
- 曝光|姜堰查處酒駕醉駕等嚴重交通違法行為12人2022-11-15
- 時政|推進設區市政府數字化轉型工作專題會召開2022-11-15
- 關注|受疫情影響的這些人員可申領臨時救助金2022-11-15
- 關注|我市第三批國談藥定點醫藥機構名單公布2022-11-15
- 關注|央視報道泰州:科技賦能 助力大氣污染防治2022-11-14
- 時政|長三角民進企業家聯誼會聯席會議在泰舉行2022-11-14